吉必盛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所属:学会新闻 日期:2012-07-17 点击次数:467 次
日前,由广州吉必盛公司与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多晶硅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两个课题“高性能气相二氧化硅制备工艺技术研究”和“气相二氧化硅表面处理及尾气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在洛阳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本次验收的专家组由国家“863”项目新材料技术领域中的七位专家组成,组长为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袁桐,成员包括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潘峰、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半导体材料分会教授/研究员朱黎辉等业内知名专家。
吉必盛公司董事长、课题负责人王跃林博士和公司副总经理刘莉参加了项目验收大会。王跃林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课题的项目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技术路线、项目成果以及所取得的效益等。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现场考察了2000t白炭黑生产线,并检查相关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给予课题研究成果以高度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组高质量完成了课题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达到了课题目标和考核指标的要求,同意通过结题评审。另外,专家组还对该成果深层次的产品开发和研究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该项目针对多晶硅生产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的产业化,重点开展副产物原料纯化与高纯SiCl4制备技术研究,高温水解技术及燃烧炉的研究,气相二氧化硅聚集分离技术和粒子聚集器研究,气相二氧化硅脱酸技术与表面改性工艺技术研究,燃烧混合尾气的干法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等。项目最终实现多晶硅生产中副产物综合利用的产业化技术集成,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气相二氧化硅生产和连续化表面处理成套技术,建成两套年产1000吨的气相二氧化硅生产线和一套年产1000吨的气相二氧化硅连续化表面处理生产线。
项目的实施将实现多晶硅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以及气相二氧化硅生产尾气的综合回收,达到多晶硅生产节能减排、洁净环保、循环利用的目的。同时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消除多晶硅生产中副产物四氯化硅残存的后顾之忧,还可大大降低气相白炭黑的建设投资、生产成本,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使我国气相白炭黑生产进入世界大国、强国行列,真正实现多晶硅和气相白炭黑两大行业的互补与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