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搜索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曾汉民

所属:学会人物    日期:2009-10-28    点击次数:2093

        曾汉民,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山大学教授。1951.9-1955.7 广州中山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56.11-1957.12 苏联莫斯科门捷列耶夫化工学院研究生。1958.1-1960.12 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Ph.D.)学位。1983.12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 UNIDO )专家顾问。1987.2-1991.5 国家高技术(863)新材料领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91.4-1995.7 中山大学校长兼校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主任。历任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和顾问。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 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 CC-IUMRS )委员,广东复合材料学会第一、二、三届和荣誉理事长,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山大学 “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军需科技发展特邀顾问,国家教委材料科学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材料学科评审组成员。广东省政府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顾问,香港复合材料科技协会永久名誉会长,香港塑胶科技中心顾问, 香港霍英东奖金委员会委员,亚洲科技转让协会顾问,香港城市大学顾问,香港科技咨讯中心首席科学顾问,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兼职教授,中科院固体物理所兼职研究员,《离子交换与吸附》编委会副主任,《高分子学报》、《材料研究学报》等十多种学术刊物的编委,顾问,孙中山基金会副会长,中国专家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现任中山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民族振兴基金会副会长,世界杰出华人联合协会副主席等。
         曾汉民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增韧增强和功能化及其多相复合体系内兼容存异育新的结构和性能的系统研究及开发应用,取得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在聚合物接枝共聚和共混改性、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研究成就突出:
一、五十年代后期开拓一类碳链-杂链新型结晶接枝共聚物;

二、六十年代初期提出接枝共聚反应的凝胶效应及含接枝大分子增韧剂共混体系的界面增容效应及增韧机理。研制成功新型高抗冲击强度塑料,满足了军工和民用急需,建立我国第一个橡胶接枝共聚-共混增韧塑料中试厂;
三、七十年代后期以来,
1.提出高性能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微相分离、界面亚稳态特征及其界面层优化设计和形成半互穿聚合物网络(Semi-IPN)界面稳定化机制的新见解。
2.提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界面效应和混杂效应与性能关系、结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层横晶形成机理和控制机制及界面微区大分子链构象的理论创见,指导并推动了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研制成功多种先进复合材料,应用于体育器材、化工、纺织机械部件。
3.开拓天然植物纤维环境复合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取得创新成果。
4.提出了多种纤维大分子反应功能化及其对不同物质吸附分离的机理。
       首次发现对贵金属有氧化还原作用和有抑菌和抗菌,消臭功能的多种新型功能纤维,提出有关纤维的氧化-还原机理。开发成功多种新型高效吸附分离功能纤维用于环保和资源回收,取得显著效果。
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参与编写出版专著11部,已获授权发明专利4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曾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2项。
     1997年被选为亚洲-太平洋材料科学院院士。2003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殊荣。
 

Copyright (C)2009 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粤ICP备13019515号-1Powered by 汇卓网络.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路363号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   邮编:510650   电话: 020-61086288,37238059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056号 网站:www.gdmrs.com   E-mail:gdclxh@gdinm.com   传真:020-6108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