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林
所属:学会人物 日期:2009-10-27 点击次数:988 次
王跃林,理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TC195技术委员会委员,原国家经贸委硅酮结构胶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广州市科技局纳米专家组成员,广州市优秀专家。
1988年~1992年,在晨光化工研究院工作期间,作为主研人员完成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有机硅液体脱模剂”,解决了人造卫星附件在高温下成型的非迁移脱模问题,突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荣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了四川省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铜离子缓释型IUD的研制”,为晨光院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992年~1995年,在广东南海嘉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工作期间,主持完成了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年产 6000吨硅酮玻璃密封胶”,建成国内首条千吨级生产线,产品打破了国外产品完全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并出口到东南亚市场,已累计实现产值超过15亿元,利税过亿元。该项目荣获广东省优秀新产品奖,佛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南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5年~2003年,在广州白云粘胶厂工作其间,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级重点火炬计划项目“硅酮结构密封胶”和广东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硅酮耐候密封胶”,成功开发了SS621/SS622硅酮结构胶,SS6ll/SS811硅酮耐候密封胶,SS602/SS602B硅酮石材密封胶,SS801高级中性硅酮胶等系列产品,形成了 4000吨/年的生产能力,自1998年到2003年累计实现产值近6亿元,上缴利税超过亿元,产品受到了广大用户的热烈欢迎,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大楼、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新白云机场等上百座大型重点工程上获得成功应用,荣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国家“九五”技术创新优秀新产品奖、广东省优秀新产品一、二、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一系列荣誉和称号。王跃林同志因为在硅酮结构胶项目开发中的重大贡献荣获1999年度广州市科技突出贡献“金鼎奖”。
在白云粘胶厂工作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广州市“225”重大科技工程“高性能硅酮结构胶连续化生产工艺”和国家级重点技术创新计划“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胶”项目开发,上述项目均已完成并通过鉴定验收。
2001年以来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广州吉必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筹建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广东省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年产500吨气相二氧化硅生产线的开发建设,成功开发了利用有机硅副产物为原料制备气相二氧化硅的核心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完成了广东省2002年重大科技招标项目(室温硫化硅橡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招标编号:2002-106)。
在1996年~2003年期间,作为主要人员之一,参与完成了GB16776、GB/T13477、GB14683、JC/T485、GB/T 20020-2005等近十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为推动我国硅酮建筑密封胶产业化和有机硅后加工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2001年至今,率领吉必盛公司研发团队在纳米二氧化硅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继成功开发国内首套单机年产500吨气相二氧化硅生产工艺之后又在国内率先开发出年产千吨级气相二氧化硅生产工艺并实现产业化,于2003年与中石化吉林化工集团合资组建了吉林双吉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年产3000吨气相二氧化硅生产线;于2005与浙江开化集团合资组建了开化新吉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年产2800吨气相二氧化硅生产线;2008年,在四川乐山建立乐山吉必盛硅材料有限公司,目前连云港吉必盛新材料有限公司也正在筹建中,届时吉必盛公司气相法白炭黑产量将达到50000吨,产量一举跃居世界前列。
此外,王跃林博士率领的团队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方面业做了大量工作,成功开发出纳米二氧化硅连续化表面改性工艺并实现产业化,生产了多种表面处理剂改性的适合多个领域使用要求的疏水纳米二氧化硅产品,填补了我国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连续化表面改性工艺技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