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确今年改革重点 力促发展方式转变
所属:科技新闻 日期:2010-04-02 点击次数:248 次
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战中,深化改革被各界寄予厚望。在全国两会结束不久,中国明确了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重点任务,提出通过改革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将深入推进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的根本途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在重庆举行的2010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得以解决的根源,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
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实现新的突破”之后,这次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对今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重点作出了具体部署。首先强调的是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收入分配、统筹城乡这三大领域的改革成为重点。
中国将稳步推进电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制度改革,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污染者付费制度。重点对居民用水、用电实行阶梯式价格,即居民用水、用电的基本需求部分将大体保持原有价格水平,超量使用部分实行累进加价。此外,年内将推进资源税改革,研究制定开征环境税的改革方案。在改革过程中,既重点考虑资源稀缺程度,又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中国将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今年将研究提出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以完善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为重点,调节和规范初次分配,特别要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完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
加快推动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拓展发展新空间的迫切要求。今年中国将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在土地、户籍、农村金融、农垦、国有林区林场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通过大幅扩大政府投资等超常手段成功保增长之后,中国清醒地认识到,扩大内需最终要靠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中国改革的重点之一,消除民间投资面临的“玻璃门”和“弹簧门”任重道远。
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垄断行业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彭森强调。
今年,中国将一方面从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着力拓展非公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将加快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加大力度推进三网融合,深化或推进电力、铁路、盐业、邮政等行业改革,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激励约束机制。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提升开放水平也是今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中国将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抓紧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将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中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的各种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在这个关键阶段,选择科学正确的发展方式,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就能抓住机遇,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彭森强调。
(来源: 新华网)